立即下载
芙蓉国评论 | 转型现代农业 摆脱“看天吃饭”
2022-08-25 10:48:18 字号:


图片


当下,全省各地正紧张投入一场与旱情的持续战斗。罕见旱情,既考验着我们应战自然灾害的能力,也倒逼我们加快步伐,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,摆脱过于倚重“看天吃饭”的状态。


图片


(8月23日,道县寿雁镇深田村,消防救援队员在帮助农户浇灌稻田。蒋克青 陈洪江 摄影报道)

“看天吃饭”,是传统农业最突出的特征之一。几千年以来,人们祈盼“风调雨顺”,迎来“五谷丰登”,化解“民生之艰”。但是,匍匐在生产力水平低下阶段的人们,无力改变这种“老天爷”说了算的局面。现代科技的出现才让农业生产的格局有了新的可能:以现代科技为支撑,以现代市场体系组织生产,可以大幅度减少“看天吃饭”权重,把增加粮食生产、增进人民福祉的主动权更多地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
今天,在一些发达国家和我国一部分发达省份,现代农业已成为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。现代农业在技术方面的主要表征之一就是水资源的利用。以中东小国以色列为例,其国土面积仅2.5万平方公里,沙漠占到国土面积的一半左右。降水量也非常小,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匮乏的国家之一。但是通过实施现代农业,以色列成为了当今世界不折不扣的农业强国。以色列之所以实现了“淡水自由”,主要得益于两项技术:“淡化海水”每年解决100多万人的饮用水;其次是农作物“滴灌”。据资料,这种精准“滴灌”技术比传统灌溉方式节约50%以上的水资源。在现代农业技术推动下,以色列农业实现了一场“革命”——沙漠之上建起了现代农业生产基地,实现了人们“沙漠变绿洲”的梦想。

当然,现代农业的内涵远不只是生产技术的升级迭代。优化产业结构、培育先进农业生产主体、强化金融保险政策支持等,合力形成高投入、高科技、高效益、高产出的现代农业体系。我们从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中欣喜地发现: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户通过专业合作社、“公司加农户”的方式组织生产,壮大了市场主体,也强化了应对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。


图片


( 8月15日,临湘市江南镇鸭栏村12组,村民用水泵从冶湖里抽水到引水河渠道,保障农业灌溉用水。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立亮 通讯员 张子龙 摄影报道)

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,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。抗击旱情之外,一场更大的战役——乡村振兴就在我们身后。在这个更为宏大的战役中,我们当以更大的魄力、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走向现代化,在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把各种风险、灾害消解于无形。

来源:《湖南日报》


图片



图片


经武门论道

用理性睿智的态度

发真实客观的声音

这里有温度有思想


图片



来源:朱永华

编辑:张希晨

点击查看全文

回首页
返 回
回顶部